牙齿矫正是否拔牙,传统上,牙齿矫正医师会依据牙齿是否有足够的排列空间所决定。颚骨大小足够与上下颚骨的相对位置适当,就可以提供牙齿足够的排列空间,以及合适的上下排牙齿的咬合对合;相反地,如果颚骨狭窄,牙齿的排列就会被迫凌乱,甚至有一些人会出现暴牙、小下巴或戽斗的状况。
在无法扩充空间的情况下,传统做法只好拔掉几颗牙齿,以创造空间,让牙齿凌乱的问题可以获得解决。不过愈来愈多人不想牺牲健全的牙齿,如果有办法扩充空间,就希望不要牺牲任何一颗牙齿。希望要向大家介绍的,就是扩充空间的观念与技术。
传统矫正拔牙的做法,有何影响?首先稍微介绍一下传统矫正的做法与影响。颚骨大小与位置,常常是矫正医师决定拔牙或不拔牙的关键。面对狭小的颚骨、或是不理想的上下颚骨相对位置,为了获得理想的脸型,通常只好妥协,以拔除牙齿的方式,让较少数量的牙齿得以在空间狭小的颚骨上排列整齐,甚至透过特别设计的拔牙方式,让上下颚骨相对位置不理想的状况,稍微获得改善。只是,在看起来一切美好的安排下,却可能隐藏着一些危机。
拔除小臼齿后,虽然牙齿排列整齐,或是暴牙状况改善了,可是舌头活动空间却可能因此变得不足,进而压迫到咽喉气道的空间,长期影响呼吸能力,甚至可能造成打鼾与睡眠呼吸中止症。
拔除小臼齿后,上颚骨容易变窄,由于人的上颚骨随着年龄增长,有变小的趋势,一旦拔除牙齿做矫正,等于提早让上颚骨窄化。一来可能容易让鼻道变得狭窄,二来可能因为上门牙后退,让下排接触的下门牙被导引,容易造成下巴往后移动,舌头活动空间因而受到更多限制,咽喉气道更加狭窄,甚至因为下颚骨往后移动的关係,让颞颚关节受到压迫,而容易出现不适的症状。
透过拔牙来获得牙齿排列空间,有其一定的功效,这是目前临床治疗上的主流做法。但是,已经有不少国际级矫正大师都开始呼吁,不要以拔牙做为牙齿矫正的第一选项。可是,不拔牙不就违反颚骨狭窄无法排列牙齿的前提?或是不拔牙矫正,结果变得一口暴牙?
从牙齿拥挤的根本成因,看如何不拔牙矫正指导我入门齿颚矫正治疗的医师,曾经在课堂中不断地提醒:「矫正是违反自然的。」
这句话没有错,因为一个人从小到大的饮食、咀嚼、吞嚥、发音、表情与姿势等习惯,造就了牙齿整齐或是不整齐的现况。牙医师想要透过医疗的手段,将不整齐的牙齿排列整齐,等于违反病人原本正常的生理与习惯,所以可以说「矫正是违反自然的」。
想要不拔牙达成齿颚矫正的目的,并希望在矫正结束后,整齐的牙齿不再凌乱不堪,甚至让呼吸道保持畅通,而且不会引起颞颚关节症状,对现今矫正医师来说,都是正在努力追求的目标。
对我个人而言,就是要重新思考齿列不整牙齿矫正与咬合不正的根本原因,如果可以了解到引起齿列不整与牙齿咬合不对位的关键,齿颚矫正的治疗确实有机会同时达到上面的目标。
不拔牙矫正本来就是一个选项,一般医师约有三成到五成的患者不靠拔牙来改善齿列不整的问题,而是辅以大量的舌头与嘴唇训练,改善口腔周围肌肉功能;或是靠修磨牙缝、打骨钉来协助。
不过,真正不拔牙矫正的理念是正本清源,尝试透过扩张颚骨,帮助病人重新获得足够的颚骨大小,甚至以非手术的方式,将颚骨移动到适当的位置。我想推广的就是师法自然的方式,一来提供读者舌头与嘴唇功能的正确观念与练习方式,二来让大家了解,透过合适的功能性矫正装置,确实可以扩张与移动颚骨。
矫正时牙弓(颚骨)太窄,有两种做法牙弓(颚骨)的正常发展是透过咀嚼的刺激,使它横向扩张。很多人牙弓太窄,乳牙虽排列整齐无缝隙,但因为骨头没有扩张,换牙时就出现凌乱的状况。因此可以尝试的做法就是:
一、在一样窄的牙弓上,牺牲几颗牙,将剩余的牙齿排整齐。
二、导引骨头生长到原本就该发展到的宽度,不牺牲任何一颗牙齿,将牙齿排列整齐。